给自己打个气

八月了,今年一整年都不是很顺利,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,最近一直都状态也不是很好。一切都是有因果的,今天的一切都是昨天的造成的,所以我也在想这些年以来,我有没有哪一步是走错了,才导致今天这样的结果。想了一下,我觉得有两点

没有认识到工作的天花板

说白了就是年少不想事。从我大学毕业的时候,三叔就一直劝我叫我做生意,不要上班打工。而我一直喜欢写代码,一直都在老老实实写代码,从来没想过未来怎么办,那时候也觉得未来很远,还有这么长时间,够我挥霍。到现在年近三十,结婚即将生子,已经没有再挥霍的资本,才发现一切都已经晚了。
那么工作的天花板在哪里呢?其实就是收入,大部分人工作就是普普通通的一份工作而已,我们不去讨论那些大企业总裁级别的,岗位收入的天花板一直都会在那里,当你走到一定高度的时候,就是需要走出来,离开这个岗位,才可能达到另一个层次。就好像在南昌,程序员一万多的工资已经差不多到天花板了。而随着年龄的增长,需要花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,一万的收入已经完全不足以支撑日常开支。

没有在一件事上坚持做下去

是的,没有任何一件事情,我虽然这两年尝试了很多事,但是没有任何一件事情,是花了80%的力气去做的,顶多当时做kindle推送、Youtube搬运的时候花了一点心思,那是能看到实实在在的钱嘛。而我没有在其他任何一件事情上,付出同样的力气,总是在做一些以为随便花点力气就能有不错回报的尝试,却从来不够深入。

人生总是起起伏伏,也会有不同的阶段,我一直记得当年在沃尔玛的时候,当时店总东哥说过一句话,销售不好的是就做标准。现在看这句话,就是在劝我们,脚踏实地,稳扎稳打。越是在低谷的时候,越是需要打起精神,不要让自己走错一步。人生啊,坚持做对的事情,哪怕只是一个很小的选择,坚持下去,一定会让一切走入正轨。

你买的那些会员,到底买的是啥?

你明白寸金难买寸光阴的道理,却不愿意花10块买下自己60分钟

这两天看到一条微博,这波是实在是要站百度,同时也很遗憾一个大学生会提出这种问题,也想起一句话任何一件你认为是常识的事情,在中国都有一亿人不知道。
%title插图%num
我为什么会觉得遗憾?因为我觉得「付费使用更好的服务」应该是一个常识,而百度网盘免费提供存储,付费提供高速下载,是一个产品可持续良性运转下去的基本商业常识,很多人却不知道。有一个词叫「通识教育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Fenng老师这篇文章。
百度网盘微博案例中电信带宽和下载速度的关系就不说,但是想说一点,「每一个付费的产品,我们在付费之前,可以思考一下他们的商业逻辑」,这样可以快速帮你了解一些业务大致的赢利点,也能锻炼自己的商业思维。
有一个点我把它叫做「限制选择」,身边很常见。举一个极端例子,我要做一个会员服务,会员费这么收:

一个月 三个月 半年 一年
20 25 40 70

大部分一看就明白选1个月划不来,一定不会选择一个月,而企业的就是让你多付费。(千万别说25三个月企业划不来,自己思考)

这是一个很常见的销售策略。百度网盘会员、王者荣耀充值、腾讯视频会员等等,都是类似策略。
如果知道这些通识,你可能就不会被这些策略迷惑。类似的还有很多,你如果了解它们,可能会打开一个全新的角度看世界。
比如:

  1. 边际成本
  2. 边界意识
  3. 滑坡谬论
  4. 达克效应

%title插图%num

我想说的是付费和时间
前两天跟一个朋友聊天,说到我付费加入了一些社群,对方第一反应是「你居然付费加群?对方能提供什么服务,有保证吗?如果不满意怎么举报退款」。我发现很多人完全不理解付费的逻辑,付费你买的是啥?*你买的是你自己的时间啊

  1. 腾讯视频会员减少的广告时间
  2. 得到的课程给你提高信息获取效率
  3. 社群可能帮你快速了解到特定圈子里精准的信息

这些都是给你节省下的时间,如果一项服务,你如果看不到他营收得部分,那么它大概率做不长久,更别提给你长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了。你用了一个网盘,对方不收你一分钱,你开心的把你所有照片都存上去了,第二个月公司倒闭了,网盘再也打不开了。

同时付费也是一种筛选。你加入了一个社群,群主很用心的维护社群环境,群里人来人往,每天充斥着各种广告,最后群主也没力气T人了。而付费一开始就能把无关人员筛选出去,费用越高,社群成员净值也大概率更大。付一千加入一个群的人,会在里面天天发椰子鞋999两双带抽奖的广告吗?

最后,希望大家都能更有效的利用自己的时间。作为一个只有324个粉丝的公众号,希望能对你有一点帮助。

面试有感

最近公司一直在招小程序猿,说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。

做了6年的92年老鸟

当时一拿到简历,第一眼一个92年的小伙子,干了这么多年了,想想应该不会太差吧,看了一下过往项目经历我就惊呆了。可以说就两家公司,第一家外包,第二家莆田系医院。一开始还抱有一点点希望,莆田系医院万一是做站群呢,万一访问比较大高并发呢。结果一聊,就是在莆田系医院做模版网站。薪资要求只要6k。于是我很奇怪,一个干了这么多年的人,项目也只有这么几个,那他也业余时间都在干啥,不关注技术成长吗?顺口一问,他很自信的说「我会做discuz的插件,我做了很多插件blabla」原来这小子业余时间都做插件卖钱去了。

一直都很建议多出去走走,就算出不去,也一定要多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,才会知道自己的不足,才会知道更广阔的天空应该是怎样,否则只会被眼前的事物蒙蔽双眼,止步不前。

做了一年半的99年小鸟

HR把小伙子带进办公室,我打量了一眼,看穿着比较跳的感觉,仔细一看简历又惊呆了,99年的!!!其实这时候心里已经打了靶,工作经验一年半,不用说很多东西都不会。抱着走过场的心态跟他随意聊了几句,聊完却感觉,如果是我的公司,且资金没问题的话,我愿意好好带带他。为毛呢?

他给我一股特别质朴的感觉,我已经很久没有在别人身上看到这样的东西。

我问了他几个问题,比如他提到Laravel的数据库迁移,问他知不知道这是怎么实现的,他羞涩又很诚实的说之前做的都是外包项目,所以自己没有关注过底层。跟他说我们可能会用到WebSocket,他有点尴尬的说我没听过。

其实这些都在我意料之中,我只是想通过问他问题的方式,告诉他答案,希望他能多了解一些东西,至于他事后会不会去学习我就管不了了。然后问他为什么会从深圳来南昌,他说「我上家公司从深圳搬到南昌来了,就一起过来了,但是上家公司现在就我一个人,也是做外包的,我就不想做了,我在南昌租了一年房子,还没到期,所以想到南昌找工作,到期了再去其他城市。」这么实诚的孩子真的很久没见到了。

最后我假装惊讶的问了一句「哎呀,你是99年的啊,你好小哦」。他又羞涩的说到「是的,我是99年的,我今年19岁周岁,我是河南省安阳市XX技术学院毕业的,所以我毕业以后到现在只有一年半工作经验,我家里条件不太好,所以我中专毕业就出来工作了blablabla」

可能我表达的不太好,但这个小伙子就是个我一股很质朴的感觉。于是跟他聊了很多技术、产品、职业发展等等以外的话题。他要走程序员这条路,一定是很坎坷的,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。

三个前端小伙子

我们要做的系统是对内的OA,其实对前端来说要求不高,没有什么特效,没有什么复杂功能,都是正常的增删改查,所以一般来说只要会VUE都能胜任。
第一个小伙子很会聊,叫他A吧,看着就像那种比较跳的人,但做的东西跟我们几乎一模一样,所以就让他来了,但是来了以后果然很跳的人不太踏实,整天都在逛掘进、知乎,安排点任务也是拖拖拉拉,做做玩玩,第四天正好有另外一个小伙子B过来面试,居然跟A是一家公司的,聊了一会儿,人相对比较踏实,于是就B留下来。面完以后,正好A也看到了B,于是就跟A随口聊了一下,A说「B的技术不咋地,XXX都不会,之前老是问我XXXXX」。第二就让A走了。
接着说B,来的第一条,正好公司有一个15、16年左右的项目,前后端都在一起的,不像现在完全分离。用的都是jQuery、Smarty之类的,让B改了一个下午,大概是被这玩意儿搞怕了,第二天就不来了。
最后一个C,来公司面过两次了,4月初一次,5月底一次。4月初的时候,前一家公司离开刚一个星期,就顺口问了下为啥离职,他说家里原因,我就问他家里事情都处理完了吗?回答处理完了。然后仔细一看,上上家公司离开,也是家庭原因。于是就问他能不能提供上一家公司离职证明,回答拿不到。5月底问他为啥从4月份找工作到5月份,他说已经上了一个月的班,但是感觉那家公司老板不咋地,所以不干了。具体原因不方便透漏。然后就没有然后了。

港真我是真的很不喜欢程序员在面试的时候只谈技术,排除复杂业务和纯技术驱动类的项目,对大部分中小公司来说,技术要求都不会太高,大部分有几年工作经验程序员都能胜任,技术以外的东西,才是竞争力。
比如对产品的理解、对业务的理解、怎样与服务端或客户端更好的配合协作、自我驱动力来带动团队执行力等等,这些是不管做程序员背井离乡在外打工,还是自己创业当上CEO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都需要的技能。

职场新人应该掌握的基本功

职场新人应该掌握的基本功

最近入职新公司,公司一大批实习生或者毕业一两年的孩子们,一转眼我也成为一只老鸟了。在上一家公司的时候,因为团队里几乎都是老手,所以没有啥感觉,最近在跟这群新人打交道的时候,再对比之前同事,总会发现老鸟和菜鸟的不同点,这几天我也在思考,我又是如何成为现在这个样子?

把手头的事做到极致

这是我第一次有意识的去改变,大概14年的时候,有几天在一亲戚暂住,那天她大概晚上10点才到家,然后开始检查学前班儿子的作业,正值中秋,学校的作业中有一项是画一幅「中秋节」相关的画,亲戚看了一眼,觉得不太好,叫我上上色,于是我拿起蜡笔,将草地、月亮、树木花草、孔明灯等涂上颜色,大概20分钟过去了,我觉得都差不多,于是大概下面这个样子。亲戚检查完其他作业,走了过来看了一眼,默默的拿起画笔,将草地每一个缝隙都涂上绿色,树干全部涂成棕色等等,用一个成语形容「绝不留白」。当时我就觉得,她能在一家全球TOP的企业做高管是真的该。她的标准跟我的标准完全不一样,我标准只是上面有颜色,表示一下意思就行了。而她做每一件事情应该都是这样,力求做到极致,一定要到自己满意为止,而我做一件事,只是把它当成一个任务。
手残党,真不会画画

往前多想一步

接着上一个话题,怎样才叫极致?怎样才算自己满意?怎样避免「自己满意,实际却糟糕透顶」?接着上一幅画,如果我能多想一步,弟弟的老师一定是希望能看到一副画得很好的画,我怎样才能把这幅画的颜色画好呢?如果我能想到这一步,一定不会留白。
再举个栗子:

你司经营一款商家库存管理的APP,由于一直没有盈利,公司在寻找盈利的可能性。于是同事A提议在库存的基础上,加上电商的模块,同事B立即附议,原因是下单之类开发很简单,我们很快就能上线。

于是开始开发,对于一个入行没多久的程序员,他可能只会想,增加一个下单,支付,结算的功能就ok了。可实际上下单以后还需要发货,发货可能需要对接快递,有发货就可能会有退货,退货就可能会有纠纷,有纠纷那么平台作为担保方就要处理,那是不是还得增加一个客服岗?

虽然说实际情况可能并不会发展这么快,也确实当有太多的纠纷需要处理的时候,那电商项目肯定也运营的不错,一项增长的业务,增加一个客服岗的人工成本也值得。但你最好能有往前多想一步的能力。

怎样培养自己多想一步的能力?我也没有一个科学、系统性的方法,我会在处理一件事情的时候,想一想接下来可能会发生什么。比如公司搬家,你要把一些办公桌椅拆开放到杂物间,既然要拆,就很可能要安装,零件怎么摆放能方便下次安装呢?搬家一定会很脏,脏了就要打扫,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方便自己或其他人打扫呢?

培养好的工作态度,学习好的工作方法

这是一句比较空的话,但如果回到20岁,我一定会的自己说这句话。好的工作态度能决定你可能担起多大的胆子、负多大的责任,能让你有更多的机遇,甚至可能决定你走多远。好的工作方法能决定你花多大的力气走这么远。

好了,上个月公众号还有333位粉丝,今天就用这篇文章祝福仅有的327位粉丝都能有更好的工作方法。